匠之間-遊義油藝,新北的義大利油漆藝術家
在新北市的林師傅,雖然自謙自己只是一般般的油漆工而已,但熱愛學習新技術與自我提升的他,
實際上有著「義大利 STUCOO DUCALE 藝術塗料專業認證」與「義大利聖馬可San Marco專業認證」雙認證。
匠之間-遊義油藝,新北的義大利油漆藝術家
在新北市的林師傅,雖然自謙自己只是一般般的油漆工而已,但熱愛學習新技術與自我提升的他,
實際上有著「義大利 STUCOO DUCALE 藝術塗料專業認證」與「義大利聖馬可San Marco專業認證」雙認證。
房之間-三代傳承職人魂,不變匠心一秉初心!
富基室內裝潢設計,本著「踏實經營、專業施工、熱誠服務、品質第一」的精神,提供高品質、服務和態度給每位客戶。
富基室內裝潢,從爺爺傳承至現在已是第三代木匠,除老師傅流傳下來的技藝外,更注重小細節的要求,讓客戶賓至如歸、待客戶如自己朋友般誠懇;
生日的三個願望 最後也是真正的...永遠都不能說
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,人們把最想實現的願望藏在了心裡。
是因為說出來怕萬一沒達成而被別人嘲笑?
其實,回想起過去生日中的第三個願望,我已經忘了自己許了什麼?
是因為不重要?還是因為不覺得會實現?
甚至可能連執行都不知道有沒有
通常,這個願望會是最關乎自己與周遭的
不說出來的原因,
我想或許是因為第三個願望通常會有點私心,帶點個人情感的慾望。
而在大家的祝福下,又不敢將這樣的願望說出來,所以就這樣讓他擺在心裡吧。
但其實,如果真的想實現的話,不只是將願望說出來,如果能寫下來的話,那會是更好的。
將願望付諸於實際行動,依照著信念實際有所行為。
可又或許,不將願望說出來也是種浪漫,這種不說的浪漫,將情緒埋藏在心中,滿滿的甜甜的
也許是感激,感激著每個不管是生日還是非生日快樂
就如那愛莉絲夢遊中的瘋帽般:為何只有生日才快樂,在每個時刻都認真、用心的努力生活著。
2020與往後的每一天每一秒都認真專注的放開情感,享受當下。
今年,我的第三個願望是......
IG:Daniel__0422
#2020 #生日 #願望 #DanielBoss #人生 #Life #birthday #wish #action
#行動 #地球日 #belief #信念 #422 #綠色 #環保 #環境 #綠色行動 #海洋 #森林 #空氣
#EarthDay #50year #environment #Green #Earth #Conservation #ocean # forest # air
生日的三個願望 第二個願望-永遠的身體健康
許多人的生日願望中,是不是常常前兩個會有一個是祝大家都身體健康呢?
以前或許是為了照顧現場的大家,又或者是沒有什麼想講出來的願望,
直到最近,似乎這個願望更讓人覺得可貴。
武漢肺炎(COVID-19)疫情的影響下,全球陷入宛如第三次世界大戰般的災難,
一開始以為,這會像過去SARS一樣,很快就過去,
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人們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或許這是人類自己造成的結果吧?造成了自然的反撲?又或是生化武器?
各種陰謀論充斥著輿論。
關於出處沒有能相信的答案,有的只是每天全球的死亡人數不斷增加。
我有時也會不斷想著什麼樣是活著,又怎麼樣是死亡呢?
如果渾噩、壓抑、痛苦的活著,沒有目標、方向、理想與願景,這樣能算是活著嗎?
我並不害怕死亡,但我害怕的是在死亡來臨前自己是否已經好好的活過了?
能否在臨終之時,舒緩的吐出最後一口氣,說出自己的人生已經毫無遺憾?
而死亡後,或許能化成一縷煙、或化成回憶、或化成記憶,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存在於這個世界。
生日願望中,許下希望身體健康,那是因為還有好多好多想做的事情都需要身體健康才能完成。
在世界如此紛亂的2020,我依然會許下「希望身體健康」的願望。
IG:Daniel__0422
#2020 #生日 #願望 #DanielBoss #人生 #Life #birthday #wish #peace
#健康 #地球日 #health #疫情 #422 #綠色 #環保 #環境 #綠色行動 #海洋 #森林 #空氣
#EarthDay #50year #environment #Green #Earth #Conservation #ocean # forest # air
生日的三個願望 第一個願望-永遠的世界和平
世界地球日 X 我的生日
我一直以自己生日的日期為榮,因為這天同時也是「地球日Earth Day」。 最早的地球日活動是1970年代於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,而後這個環保意識的活動走向世界,
截至今日剛好邁入50週年。
讓我想到前些日子公司聚餐時,跟上司討論到關於「世界是否公平」的議題,
忘了一開始是聊了什麼才聊到這個話題,但是上司說了"世界是不公平"的時候,我立即反駁了,
當然,並不是不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,
但是關於"世界"的概念,對我來說 「世界是公平的,社會才是不公平的。」 社會是基於人類族群生活所衍生的,在人類中為了維持至少表面的和諧,才有正確、錯誤的概念,
簡單來說,嚴重受大眾所認定侵犯到他人的,我們多半會表示錯誤,當然或許有些例外,但大致上是如此。
世界是「和」諧公「平」的。
對"世界"來說,並沒有是非對錯的概念,什麼是正確的?什麼是錯誤的?這僅僅是人類才有的概念,
而"世界"就只是發生了某些事情,無關對錯,就只是發生了什麼可能影響了什麼而已。
而在生日的三個願望中,多半會有個願望,是博愛、是大愛或許是類似關乎世界和平的願望,但通常不真正會在第三個。
對我來說世界和平的願望在我意識到「世界是和平,平和的世界」這個概念後,這個願望或許對我來說就已經實現了,
在2020愛你愛妳這特別的一年,年還沒過一半倒是經歷了許多事,其中有生、有死、有緣、有離...
這是個期待又令人害怕傷害的一年,即使在這樣的一年,我還是會許下「希望世界和平」的願望。
IG:Daniel__0422
#2020 #生日 #願望 #DanielBoss #人生 #Life #birthday #wish #peace
#地球我罩的 #地球日 #世界地球日 #台灣地球日 #422 #綠色 #環保 #環境 #綠色行動 #海洋 #森林 #空氣
#EarthDay #50year #environment #Green #Earth #Conservation #ocean # forest # air
領袖的聚會中,沒有目的、沒有主題,只是單純的彼此分享、真誠交流。
我會說這是個正面能量聚集的場合,支持著彼此,在過去、在未來的人生或是道路上持續前進。
許多人說改變是痛苦的,但是我說其實你不用改變,因為改變可能意味著你正看著自己不好的地方,許多人都只是看著自己的弱勢,覺得自己不夠好。
卻忘了其實在任何事件中,自己一定有“自己”可行的地方。
這個社會灌輸了太多太多我們其實不一定需要的價值觀,要超級有錢、住著超大房子、開著名車、穿著名牌。
沉穩的色調,讓人回到家就有種慵懶的感覺
上堤空間設計,希望以”家”為出發點,讓人們在回到家時可以沉靜心思,好好休憩並結束一天的辛勞。
抱持著為屋主打造自己理想中的居家住宅為設計理念,
在陽光灑落午後的時光,如果沒事的話,我會帶著一本自己有興趣的書籍,尋找合適的、有點文創風格的咖啡店,
如果可以,我會希望坐在靠窗的角落,一邊感受著店內的氛圍、一邊體驗溫暖的夕陽那不過於刺眼的餘暉進入窗內與我一起品讀。
有興趣的書籍種類,說廣不廣、說狹不狹,
從理財、銷售、寫作、行銷、心靈、小說......等等都有,主要是以"我"為主,自由的去享受任何有興趣的書籍。
不過小時候的我,是非常不喜歡看書的,就連金庸小說、三國志這種,
一般男生應該會喜歡看的書也不看,
廣義來說,大概只要是有"文字"的我都不喜歡看,
"漫畫"可能是我能接收的最高文字量了吧?
可惜大人一般都覺得漫畫沒有用,所以也不會買給小孩看,更不用說那時的自己身上也沒有多餘的零用錢可以去買漫畫來看。
但是非常弔詭的是,小時候媽媽非常喜歡的給我講故事書,書中那或以水彩、或以塗鴉的插畫,
搭配上簡短的文字,可能是人物對話、可能是故事描述,
而這不就是另外一種漫畫嗎?
或許是長大後經歷更多、也更成熟了一點,在看某些漫畫時,不再只是想著主角很帥、或是像小時候會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動作,想像自己能放出華麗的絕招,
而是發現了漫畫中的人物刻劃、每個角色的故事背景、整個世界的架構是否完整、平衡性做得好不好,
並會思考在這個事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,角色的情感、做出的決定以及影響後續發展,甚至帶給了自己什麼樣的啟發。
真要說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話,應該是高中開始吧
高中的自己在外島讀書,那時候與其說是文青,不如說是個看什麼都不爽的憤青,
不知道是環境的影響、或是成長期就是這樣,
學校要我讀的,我隨便讀讀
上課也只聽我喜歡聽的,不然就是睡覺,
但每天睡覺也總會睡不著,
那個年代沒有智慧型手機,所以我上課就只能讀從學校圖書館借的小說、還有漫畫,
一開始當然是先從文字量少的漫畫開始,但是學校圖書館的漫畫畢竟有限,逼不得已只能開始讀小說,
還記得一開始不知道小說的好壞時,還看了不少被同學說很爛的短篇小說合集,
接著在朋友的推薦下,開始看故事比較輕鬆愉快的輕小說,
因為是離島,假日也沒有什麼娛樂,所以閱讀小說就這樣陪伴了我三年的時光,
現在,雖然已經很久沒有看小說了,但可能是高中閱讀習慣的養成,有空閒時就喜歡閱讀一些文章,或是選一本書讓自己沉靜下來並沉浸其中。
"快樂是一天,難過也是一天"
也許很多人聽到這句話後得到的體悟是,既然如此那我要每天都活得開開心心的
這當然很正確,我過去也是如此
所以我選擇不去面對負面情緒,強迫自己堅強、強迫自己快樂,
但是現在的我會選擇擁抱、正視內心的情感,去感受並意識到了「我現在很難過」的這個事實,
意識到這個事實與過去單純難過的不同點在於,
過去一有情緒上來,就只是像燙手山芋一樣,想趕快把它丟出來,單純的發洩情緒,但最終沒有得到什麼
又或者去壓抑,故意忽視負面情感的爆發,最後導致崩壞。
或許樂觀沒錯,但我們身而為人,難免還是會有情緒,
而正是因為有這些情感交雜,
我們才能成為所謂真正的人,也真正的活著。
所以後來的我選擇去感受,面對這些從心頭上湧出的情緒
更多的去傾聽這些情緒背後的小聲音,在訴說著些什麼?
意識到自己現在情緒的同時,也了解到是什麼讓自己擁有這些情緒,一方面也能更了解自己並將這些表達出來。
有點像是在看場電影,而螢幕上播放著正在發洩情緒的自己,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?到底是發生了什麼?讓情緒噴發的點在哪裡?
甚至,有時可以成為播放電影者的角色,
以更客觀更理性的角度去觀看整個事件的發生,或是不停地去回放、從中去檢視自己的內心。 「許多時候,內心的門只能由自己打開。」 IG:Daniel__0422
#DanielBoss #丹尼爾老闆 #人生 #質感 #生活 #品味
#Life #情緒 #心情 #mood #feeling #快樂 #難過 #happy #sad
#擁抱 #embrace #發洩 #vent #內心 #heart #心靈 #soul #門 #文青
#穿搭 #攝影 #型男 #outfit #photography